烧毛机的高温烧毛效果和设备强度条件是影响织物烧毛质量与生产安全的核心因素,需结合织物材质、设备性能及工艺要求综合控制。以下从技术原理、关键参数、设备强度要求及工艺优化四方面展开说明:
烧毛是利用高温使织物表面绒毛迅速燃烧,同时通过瞬间接触高温(或火焰喷射)去除绒毛,达到表面光洁的效果。根据热源不同,常见烧毛方式包括:
- 火焰烧毛:通过燃气(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燃烧产生高温火焰(温度可达 800~1200℃),快速灼烧织物表面绒毛。
- 热板烧毛:利用电或燃气加热金属板(如铜板、铸铁板)至 300~600℃,织物与热板接触摩擦去除绒毛。
- 热风烧毛:通过高温热风( 500~800℃)喷射至织物表面,适用于轻薄或敏感织物。
高温烧毛的效果取决于以下参数,需根据织物材质精准调整:
参数 | 影响因素 | 控制范围参考 |
---|
温度 | 温度越高,烧毛越彻底,但易损伤织物纤维(如棉纤维在 240℃ 以上会碳化)。 | 火焰温度:800~1200℃(棉麻);500~800℃(化纤) |
接触时间 | 织物与热源接触时间越长,烧毛越剧烈,需避免过度烧损。 | 火焰烧毛:0.1~0.5 秒;热板烧毛:0.5~2 秒 |
织物速度 | 速度越快,受热时间越短,需与温度配合(速度慢时降低温度,避免过烧)。 | 一般为 50~150 米 / 分钟(具体需试验确定) |
火焰 / 热板位置 | 火焰与织物距离、热板表面平整度直接影响烧毛均匀性。 | 火焰距织物:1~3cm;热板表面粗糙度≤Ra1.6μm |
织物含湿率 | 含水率高时吸热降温,需控制在 5%~8%(预处理或烘燥后烧毛)。 | 预处理:轧水后烘干至目标含湿率 |
- 棉 / 麻织物:耐高温,火焰温度可设为 900~1100℃,适合剧烈烧毛(如漂白布、印花布前处理)。
- 化纤织物(如涤纶、锦纶):熔点低(涤纶约 255℃),需采用低温快速烧毛,火焰温度 500~700℃,避免纤维熔融粘连。
- 混纺织物(如棉涤):折中处理,温度 700~900℃,优先保护化纤组分不损伤。
设备需满足高温、高速、高负荷运行下的结构强度与安全性,核心部件要求如下:
- 火焰燃烧器:
- 材质:耐高温不锈钢(如 310S,耐温≥1200℃)或铸铁,表面需抗氧化处理。
- 强度要求:能承受燃气压力(通常 0.05~0.3MPa),喷嘴孔眼耐磨(长期使用后孔径磨损≤0.1mm)。
- 安全设计:配备自动点火、火焰监测(如紫外线传感器)及熄火保护装置(切断燃气时间≤1 秒)。
- 热板:
- 材质:导热性好且耐高温的合金(如铜合金、铸铝),厚度≥15mm,表面硬度≥HB200。
- 结构:内部流道设计需保证加热均匀(温差≤±10℃),边缘倒圆角防止刮伤织物。
- 导布辊 / 轧辊:
- 材质:无缝钢管表面镀硬铬(镀层厚度≥20μm)或包覆耐高温橡胶(耐温≥150℃)。
- 强度:辊筒静平衡精度 G4.0 级,动平衡精度 G16 级,承受张力≥500N(根据织物克重调整)。
- 电机与减速器:
- 功率:需匹配最高车速(如 150 米 / 分钟时,电机功率≥15kW),过载能力≥1.5 倍额定负载。
- 防护等级:IP55 以上,适应高温、多尘环境。
- 材质:优质碳素钢(如 Q235B)或型钢焊接,表面喷涂耐高温防腐漆(耐温≥200℃)。
- 强度:整机振动烈度≤11.2mm/s(国标 GB/T 6075.3 要求),在最高车速下无明显晃动。
- 安全防护:配备隔热层(如硅酸铝纤维毡,厚度≥50mm),表面温度≤50℃,防止操作人员烫伤。
- 温控精度:±5℃(采用 PID 调节 + 铂电阻测温)。
- 速度控制:变频器调速,精度≤±0.5%,急停响应时间≤0.3 秒。
- 安全连锁:织物跑偏超限位(如 ±50mm)时自动停机,燃气泄漏时触发声光报警并切断气源。
- 均匀性控制:
- 定期校准热源温度均匀性(如用红外热像仪检测火焰或热板表面温差≤±15℃)。
- 调整导布辊平行度(误差≤0.1mm/m),确保织物运行无褶皱。
- 烧毛等级标准:
- 按织物用途设定烧毛等级(如 4 级为最高,表面无绒毛;1 级为最低,绒毛明显),通过视觉观察或投影检测。
- 火灾预防:
- 安装火星探测装置,检测织物表面残留火星,触发喷淋或停机(响应时间≤2 秒)。
- 配备灭火系统(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装置),每季度演练一次。
- 设备过载保护:
- 在传动系统设置扭矩限制器,过载时自动打滑保护电机和齿轮箱。
- 定期检测轴承温度(温升≤40K),避免因润滑不足导致过热损坏。
- 环保与能耗:
- 安装废气处理装置(如燃烧后废气经余热回收 + 过滤排放,颗粒物浓度≤30mg/m³)。
- 优化燃烧效率,燃气利用率≥90%(通过空燃比控制,理想空气过剩系数 1.05~1.1)。
织物类型 | 烧毛方式 | 热源温度(℃) | 车速(m/min) | 火焰距离(cm) | 烧毛等级 |
---|
纯棉漂白布 | 火焰烧毛 | 1000~1100 | 80~100 | 2~3 | 4 级 |
涤纶衬衫布 | 热板烧毛 | 350~400 | 120~150 | - | 3 级 |
棉涤混纺布 | 热风烧毛 | 650~750 | 90~110 | 5~8 | 3~4 级 |
通过精准控制高温参数、确保设备强度达标,并结合预防性维护(如定期清理喷嘴积碳、校准温控系统),可实现烧毛质量与生产安全的平衡。实际生产中需先进行小样试验,验证工艺参数后再批量生产,避免大面积质量问题。